滔搏哥的赛事咱们就不多谈了,由于这次新的国际赛事,实在是有太多值得吐槽的地方。首先,最突出的就是这次的UI界面。拳头企业在比赛开赛前就已经对观众进行了“预防针”,表示这次的先锋赛会有UI界面的改革。起初大家并没有太在意,但随着比赛正式开打,大家才真正觉悟到,这个新的UI设计到底有多么让人不适应,观感也越来越差,简直是让人眼花缭乱,难以忍受。
新的UI界面,不仅看差点选手的天赋数据,也无法查看对位经济、抢占先机、比分、中立资源等重要信息。这些信息全都被缩小到屏幕的左上角,除非你特别仔细,否则根本一眼难以看清。更糟糕的是,很多决定因素信息甚至被完全去除。用一句话来形容,就是:全部的不足都集中在了一起,简直让人摸不着头脑,不了解是何者设计师脑洞大开,做出了这样的决策。
另外,血条被放大了几倍,横跨屏幕中央,影响了整体的视觉效果,观感极差。而选手的实时画面也只有两个镜头,而且缩小到左下角的角落里。以前,大家还能看到选手们在决定因素时刻的表情和动作,特别是失落的瞬间,但现在这些都变得难以察觉。负责这次赛事UI设计的策略,简直是铁了心要折磨观众,结局收视率也的确应验了这一点。先锋赛的首场比赛,收视率骤降,甚至连100万的观众都没能达到。
例如第一场KC对战TL的比赛,收视率仅有60万左右,而KC在LEC赛区可是超级网红队,冬季赛的随便一场比赛,收视率几乎都接近百万。然而这次对阵LTA,竟然连平时的一半都达差点。而HLE和TES的比赛,虽然接近70万收视率,但离百万的目标差得还远,至少差了30万左右。大胆猜测一下,这次UI设计应该导致了大约1/3观众的流失。
WBG的打野选手Tian,在观看比赛时也忍不住吐槽:“这面板天赋都不给看?谁想出来的鬼点子?这是王者吗?王者都没天赋了!”连职业选手都感到不可思议,可见这次的新UI设计真的是有些过于极端了。关于UI的难题,解说员王多多也在比赛中做了解释,表示这次的画面是由国外的导播负责,UI设计的调整并不归大家管。
新的UI设计总是让人感觉有一种“农的既视感”,但如果拿它跟农做对比,反而还不如农的设计。只能说,这次负责UI的人,完全只学到了农的缺点,却没有学到任何优点。除了UI之外,拳头企业在这次先锋赛中还信誓旦旦地表示不会有换线的调整,但现实却再一次打脸了他们的承诺。由于换线检测时刻持续差点四分钟,因此各大战队依然会在先锋团战后进行换线。
不过,如果对比第一赛段,这次先锋赛的换线频率并不是特别高。整体来说,赛事的观赏性还是算不错的,尤其是抛开UI设计的难题。不过,要彻底化解换线难题,拳头企业也许需要延长换线检测的时长,至少在先锋团结束后保留一到两分钟,强制下路双人组回去对线,这样或许能彻底化解换线的难题。
小编认为啊,玩家对新UI的反馈几乎是一致的负面评价。拳头企业看到收视率暴跌,估计也会开始思考恢复旧版UI界面。说实话,UI设计根本没有必要做如此大的调整,毕竟大家已经习性了旧版的界面,而新UI却将许多重要信息隐藏起来,血条又过度放大,真的很难让人适应。